隧道窯煆燒溫度是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,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麵:
一、煆燒溫度範圍的確定
隧道窯的煆燒溫度範圍通常取決於所要處理的物料和工藝需求。例如,石灰石的煆燒溫度範圍一般在850℃至1200℃之間,以確保碳酸鈣充分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。因此,在煆燒前,須明確物料的適宜煆燒溫度範圍。
二、燒成帶溫度的控製
燒成帶是隧道窯內完成焙燒過程中物理、化學變化的關鍵區域。燒成帶溫度的控製直接關乎產品的質量和產量。一般來說,高溫度點應控製在燒成帶的後2個車位左右,並且要保持相對的穩定,避免頻繁移動,以確保製品獲得足夠的保溫時間。
溫度穩定性:由於內燃加入量不穩定、看火不準、加煤不勻等因素,燒成帶溫度可能會出現波動。因此,需要采取有效措施,如準確控製燃料量和空氣配比,確保溫度的穩定。
溫差控製:燒成帶內不僅存在坯垛的上下溫差,還可能存在中部與邊部、邊部與邊部的溫差。這些溫差可能導致製品質量不均。因此,需要合理碼放坯垛,確保氣流在坯垛中分布均勻,減少溫差。
三、冷卻帶溫度的控製
冷卻帶的溫度製度主要取決於燒成溫度和冷卻所用的空氣量。合理的冷卻速度對於保持製品的性能至關重要。
冷卻空氣量:增加冷卻空氣量可以加快冷卻速度,但過多的空氣進入燒成帶會降低燒成帶的溫度,影響燃料燃燒。因此,需要在保證冷卻效果的同時,合理控製冷卻空氣量。
餘熱利用:為了有效利用餘熱,可以在冷卻帶設置熱空氣抽出係統,將多餘的熱空氣送往幹燥室等需要熱量的區域。但需要注意控製抽出的熱空氣量和確定恰當的熱空氣抽出孔位置,以避免對隧道窯內的溫度製度產生不良影響。
四、預熱帶溫度的控製
雖然預熱帶不是直接進行煆燒的區域,但其溫度控製對於整個煆燒過程同樣重要。
均勻加熱:預熱帶需要按照升溫曲線均勻加熱製品,以避免因溫度不均導致的開裂等問題。
溫度監控:通過安裝熱電偶等溫度監控設備,實時監測預熱帶溫度,確保溫度控製在合理範圍內。
五、操作人員的技能與經驗
隧道窯的煆燒過程需要操作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和技能。操作人員需要能夠準確判斷火色、掌握火度顏色標準,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燒窯作業。此外,還需要注意火勢的發展趨勢,確保整個煆燒過程的順利進行。
綜上所述,隧道窯煆燒溫度的控製是一個複雜而精細的過程,需要從多個方麵入手,確保煆燒過程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提升。